“噔噔噔噔”、“噔噔噔噔”……记者还没见到王迎菊, 就先听到一连串皮鞋与地砖敲击出的“噔噔”声, 显然皮鞋的主人走得非常快, 仿佛在追着时间跑。这也是她留给记者的印象——高效、执着、认真。
她的身后是悬崖
1988 年, 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之后, 王迎菊就留在了密云县医院, 到现在一待就是26 年。最开始, 她被分配到内科,2001 年内分泌科成立后, 她又被调到了内分泌科。从一名小大夫慢慢变成主治医, 然后是副高、正高, 现在为密云县医院内分泌的主任。每天, 内分泌科的患者往来如梭, 找她看病的患者往往要排上半天队, 所以她说话干脆、做事麻利, 效率特别高, 就是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嘱咐患者几句, 让患者把病控制住。患者虽多, 但她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绝不糊弄,因为她的身后就是悬崖, 她要为糖尿病患者站好最后一班岗。密云县的糖尿病患者与北京市市内的糖尿病患者不同, 密云山多路远, 他们到医院看病没那么方便, 所以往往要等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后才会到医院就诊, 此时病情已经很难控制。而她的工作恰恰就是帮助患者控制住病情。到了这个阶段, 患者可以说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 再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她此时就站在患者与悬崖之间,阻止患者走向悬崖, 为患者站着最后一班岗, 责任重于泰山。所以, 她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每一位患者, 一帮就是26 年。
心中的不满
在密云县医院的这26 年里, 王迎菊眼看着糖尿病患者一年比一年多、糖尿病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 心里非常着急。密云多山, 老百姓到县医院看次病不容易, 所以有病能拖就拖, 往往把小病拖成大病, 而后又被大病拖累生活。她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靠教育。无知者无畏, 患者就是因为不知道糖尿病的厉害、不知道并发症的可怕, 所以才会不重视病情、不控制血糖。如果他们都能受到正规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 那现在这种局面就一定会被改变。为此, 她一直积极开展针对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密云县医院内分泌科每个月都会开一次课, 课堂往往会被七八十名糖尿病患者挤得满满当当,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种教育形式。看着课堂上那七八十名如饥似渴地学习抗糖知识的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她非常满意, 但心里却并不满足, 因为她还记挂着广大乡村里的糖尿病患者。能来医院听课的大都是住在密云县城的患者, 住在偏远村子里的患者由于交通不便, 没条件过来听课, 但他们却更需要这些正确抗糖知识的指导。王迎菊觉得, 仅仅靠这每月一次的教育课,还不足以改变密云县的糖尿病防治现状, 但让有需要的患者都来听课也不现实,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社区医生与村医发动起来, 让他们肩负起传播知识的任务, 为自己辖区内的糖尿病患者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将来, 她希望能有机会为密云基层的医务工作者组织几次培训, 让他们能更好地为辖区内的糖尿病患者服务。